沧州肾病医院

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血尿探析

2023-11-29 10:01:40 来源: 沧州肾病医院 咨询医生

【关键词】活血化瘀

  摘要:为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小儿各类血尿中的应用,从祖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血尿的病因病机进行了综述,从而得出瘀血贯穿于血尿的始终,并列举了在儿童常见病如单纯性血尿、急性肾炎恢复期血尿、IgA肾病血尿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尿、肾病综合征血尿中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。在整体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瘀血内阻的不同程度,采用活血化瘀法及时纠正,对提高疗效有明显作用。

  关键词:活血化瘀;血尿;小儿;

  血尿是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,属中医“血证(尿血)”范畴,祖国医学关于血尿的记载首见于《内经》,称之为“溺血”、“溲血”。《血证论》提出通治血证之大纲有四,其中以消瘀为第二法,即“以去瘀为治血之要法”,即使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,在治本的同时,也要适当配伍化瘀之品,以防止血留瘀,变生他患,提出了“化瘀”为治疗血证的重要法则。故对血尿的治疗不能见血止血,而应注重活血化瘀。今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小儿血尿治疗中的应用,以期强调这一法则的重要。

  1血尿的病因

  尿血为离经之血,是以必有瘀阻。邪热壅滞,阻遏气机运行可致血行不畅,形成瘀血;邪热伤络,血溢于络外可形成瘀血;邪热煎熬血液,血液浓缩、血行迟缓可致瘀血;脏器虚衰,血行失司,血行无力可致瘀血;阴血大量耗损,脉道中血液不足而血流不畅,可形成瘀血。所以瘀血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以及血运不畅、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。它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,又是致病因素。瘀血阻滞经脉,血液不得归经,即所谓“瘀血不去,新血不得归经”,因而出血不止。中医以往辨治一些血尿疾病,因未发现瘀血证指征,故少用活血化瘀法。近年来现代医学研究,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,提示了“微观瘀血证”的存在。所以认为“不仅久病入络,新病也常入络成瘀”,瘀血证不只发生于血尿疾病的末期,而是几乎贯穿于疾病全过程中,只是程度不等而已。

  2血尿的病机

  贺永清〔1〕认为,血尿之证,主要发病机制为热伤肾络、阴虚火旺、气阴两虚、脾肾不固,而瘀血阻滞肾络则贯穿疾病始终。病程中湿、热、毒盛,烧炼其血,则血液黏滞,阻于脉中,阴虚火旺或气虚无力统摄,均可致血液外溢,脉内血少涩滞,从而出现瘀血证,故瘀血是血尿贯穿始终的病机之一。病程日久,离经之血蓄积体内而为瘀血,瘀血内阻,不能循其常道,血不归经,溢于脉外,与尿液并行出于膀胱,进一步加重了出血。董飞侠〔2〕认为血尿日久,致气虚血瘀;或气不摄血,离经之血留滞;或脾肾阳虚,寒凝血滞;或热盛伤阴,血液浓稠而致瘀;或阴虚生火,灼伤血络,血溢脉外,留而成瘀;或病久入络,脉络瘀阻;或外邪入侵,客于血脉而成瘀。瘀血凝聚,结于肾与膀胱,瘀久则络破血溢,血渗膀胱而成血尿。

  现代医学认为,当肾脏受到侵害时,肾脏原发性损害所致的肾小球局灶性血管内凝血而形成微循环障碍,肾小球基底膜缺血缺氧,改变了基底膜的通透性,使原来难以透过的大分子血细胞混入尿液而出现血尿。这些与瘀血阻于脉络,使血不能循其常道,血不归经,与尿液并行出于膀胱而加重血尿有许多共同之处〔3〕。

  3血尿从瘀论治

  血尿不论实证虚证,血尿之血均是离经之血,必有瘀血之虞,瘀化血自行。《血证论》中曾指出:“凡系离经之血,与荣养周身之血,已睽绝而不合……此血在身,不能加于好血,而反阻新血生机,故凡血证,总以去瘀为要。”这即是中医学中“通因通用”的治法,体现了“治病求本”治疗思想的精髓〔4〕。《先醒斋医学广笔记》提出治血二法,第一法即“行血不宜止血,行血则血循经络,不止自止,止之则血凝,血凝则发热恶食,病曰痼矣”。

TAG: